專欄剃刀邊緣

《靈魂辭典》:藝術家叩問中國人的靈魂

老愚:九十分鐘、沒有一句臺詞的先鋒實驗戲劇《靈魂詞典》,表現當下中國人掙脫世俗桎梏,迴歸性靈生活的歷程。

「我不知道我有多少靈魂。

我時時刻刻發生著變化。

我總是感到自己像一個陌生人。

我從來沒有看見或發現過我自己。

從如此多的存在裏,我擁有最佳的靈魂。」

這是西班牙詩人費爾南多•佩索阿的詩句,表達了對自我與靈魂關係的思考。靈魂,對中國人卻是一個相當陌生的話題,因爲人們懶得關心肉身之外的事情,精神需求幾乎成了奢侈品,擁有心靈生活的人少之又少。身心靈本爲一體,但由於連綿不絕的精神高壓、思想桎梏、閹割人格尊嚴的工具化教育,以及動盪不寧的生存處境,中國人其實就沒有正常的精神發育,身心分裂,遑論靈魂乎?還因爲靈魂與宗教信仰相關,不受統治者待見,如此一來,公開談論靈魂便不合時宜。是否可以說,在中國,靈魂問題是一個亞禁區。

您已閱讀14%(302字),剩餘86%(187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剃刀邊緣

老愚,男,陝西扶風人,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社會觀察家,出版人,散文作家。著有《在和風中假寐》《暮色四合》等。因《「紅二代」的意志》《「紅色重慶」的價值》《重慶紅色頻道發出的信號》 等系列文章,而獲得2011年度亞洲出版人協會評論大獎。公號名爲「老愚的自留地」。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