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業

「免費」資訊的高昂代價

卡敏斯卡:假新聞使人們意識到,社群媒體平臺爲達到目的,不管編輯、廣告、娛樂以及政治宣傳之間的界線。

過去幾周,我們一直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但爲了省事而不去深究的某些事情,變得更難忽視了。事實是,數字服務並非免費,它們從未免費過,矽谷任何聲稱能夠提供免費數字服務的公司之所以那麼說,只是因爲這話符合它們或其他什麼人的利益。

想想我們每天不花一分錢就可以使用的所有免費數字服務:電子郵件、旅行應用、社群媒體,YouTube、搜尋、維基百科(Wikipedia)。如果要爲所有這些服務付費,你還會使用多少?

我們醒悟到這一點並非提供免費網路服務的公司股價暴跌的結果。也不是因爲衆多app開發商的虧損業務的融資選擇越來越少。我們之所以醒悟過來,是因爲「假新聞」醜聞使我們開始懷疑,我們在網上免費消費的新聞和資訊,是否以符合我們利益的方式生成?

您已閱讀26%(315字),剩餘74%(89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