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靜些,親愛的,」和我一起在BBC《新聞之夜》(Newsnight)中接受採訪的女士開導我。那是在美國大選的次日,我情緒激昂。我沒有聽她的建議。
平靜下來一直是贏家開給輸家的處方,以免自己的沾沾自喜被反對者攪亂。但是服從投票結果並不意味著壓制異見,特別是像這次,選舉涉及無恥的抑制選票、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政治化以及俄羅斯網路干預。如果說珍惜民主體制意味著接受投票結果,那麼這一點也預設了反對的權利。而當反對方被妖魔化爲不忠時,它需要更大聲地發表意見。
畢竟,當今有很多值得爭辯的地方。弔詭的是,美國民衆賦予了即將離任的總統56%的支持率,卻選出了一位打算刪掉歐巴馬總統任期全部政治遺產的人。由於共和黨控制了白宮和參衆兩院,川普將可以放手廢除《平價醫療法》(Affordable Care Act)(剝奪成百上千萬美國人的醫保)、改組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以推翻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中對墮胎合法化的裁決、退出巴黎氣候變化協定、拋棄伊朗核協議、並且廢止旨在防止「大衰退」重演的銀行監管規則——《多德-弗蘭克法》(Dodd-Frank Act)。
您已閱讀29%(490字),剩餘71%(117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