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

Uber狂妄的是與非

桑希爾:Uber與法律打擦邊球,還鑽監管差異空子。但是,這家網約車公司捍衛消費者需求,也挑戰既得利益。

Uber(Uber)可能是當今時代最令人敬畏的企業之一,但它也是有怨氣的人都喜歡抨擊的某種意識形態公敵。那些掄起大棒的人包括生計受到影響的計程車司機;宣稱被剝削的Uber司機;以及抱怨這家叫車應用公司逃避社會責任、「外包」自身義務的政客們。

多個司法管轄地的法官們也加入了抨擊行列。上月,英國一家法庭駁斥了Uber關於其與司機不存在僱傭關係的主張,稱其荒謬可笑。

倫敦談話類電臺主持人詹姆士•奧布萊恩(James O'Brien)捕捉到了這種不友好的情緒,他說,Uber就像是「展現現代資本主義所有不對勁之處的『弗蘭肯斯坦的怪物』」。

您已閱讀17%(257字),剩餘83%(122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