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剛剛贏得美國總統選舉的川普在競選期間對中美經濟關係言辭激烈,但是出於過高的政治和經濟利益成本,世界第一大和第二大經濟體陷入貿易戰的可能性並不高。然而,中國當局也必須做好和川普政府認真艱難談判的準備。在針鋒相對談判期間,不確定性將上升,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可能會影響中美經濟,特別是中國經濟。
如中美髮生貿易戰,兩國的經濟損失將會巨大。作爲中國最大的貿易出口市場,美國的出口總值近年來佔到中國總出口的18%。與此同時,自從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以來,美國的出口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一直在穩步改善,特別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美國對中國的出口從2000年的160億美元居增到2015年的1160億美元,而美國商品在中國進口商品市場的份額也在同期從2.2%大幅增加到7.7%。尤其是美國對中國保持著巨大的服務貿易順差,這與其貿易的比較優勢息息相關。在2000年,中國僅佔美國服務出口總額的1.8%,但到2014年這一數值已翻了4倍,達到6.0%。在美國的服務貿易順差中,中國的貢獻從2000年的2.6%提高到了2014年的12%。經過一段時間的快速成長,雖然美國對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似乎已達峯值,並且其份額在2015年下降到1.5%。然而,美國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累積外商直接投資仍然是經合組織經濟體中最大的之一。同時中國市場對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的重要性日益提高。 2015年,中國市場貢獻了2%的收益,而日本市場僅貢獻了1%的收益。憑藉其巨大的儲備,美國也成爲中國資本流出的最大市場。截至2016年5月,中國持有20%的美國國債(美國國債總額爲19.3兆美元)。如中國減持美國國債,這將增加美國國債的利息成本和利率的波動。
所以任何破壞雙邊貿易和投資關係的行爲都會兩敗俱傷。如果川普用高關稅打擊中國對美國的出口,中國的經濟將在短期內進一步放緩,出口性企業的失業率可能急劇上升,導致社會不穩定。作爲回應,中國也將通過減持美國國債進行報復。此外,中國的資本管制可能會收緊甚至重新實施,這將影響許多在中國運營的美國跨國公司。這種反制措施也會降低美國股市估值,通過負面的財富效應影響美國的消費者信心。鑑於中國的消費市場規模及其對美國跨國公司日益重要的影響,美國的經濟成長也將受到影響。在中期,中國將更多依靠歐盟甚至日本進行技術升級,導致美國服務業和高科技行業的大量失業,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最新研究表明,中美貿易戰將會引起美國境內四百八十萬工人失業,美國經濟進入衰退。如中國停止購買波音公司的飛機的話,波音將裁員17.9萬員工,使華盛頓州失業率大幅上升。總而言之,在貿易戰情況下,兩個經濟體都將受到嚴重影響。由於中國仍然貢獻了25%至三分之一的全球經濟成長,最大和第二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戰也可能讓世界經濟陷入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