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債轉股:中國解決債務問題的可喜動向

債轉股計劃規模太小,不足以成爲解決中國龐大的債務問題。但該計劃的出爐表明,政府至少在積極尋找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

當時那不是個好兆頭:3月,中國總理李克強證實,中國政府將允許通過債轉股來降低企業的負債率。幾周後,經營困難的石油勘探企業華榮能源(Huarong Energy)宣佈,12家銀行債主已同意該公司以股份抵償總計129億元人民幣(合19億美元)的貸款。華榮能源的前身是一家造船企業。

對很多分析師而言,華榮能源在港交所(HKEx)公告中概述的債轉股方案看上去像是一種沒有意義的嘗試,只是爲了拖延時間,而無法改變不可避免的結局。對於銀行來說,比起幫助一家垂死的造船企業通過收購位於吉爾吉斯斯坦費爾幹納盆地的油田重生爲一家中亞石油企業,能夠減少損失無疑更好。

六個月後,兩家國有企業宣佈了頭兩個獲得國務院批准的債轉股項目:雲南錫業集團(Yunnan Tin Group)和武漢鋼鐵集團(Wisco,簡稱:武鋼)。但是雲南錫業和武鋼的債轉股項目與華榮先前在公告中概述的計劃(目前事情仍未確定)沒有太多相似之處。

您已閱讀28%(397字),剩餘72%(101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