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時代的噪音

臺灣的沉靜VS.中國大陸的浮躁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張鐵志:中國大陸對臺灣的美好認知摻雜了想像,臺灣對中國大陸的美好認識也過度浪漫化。

最近,我的老友,中國知名作家王小峯發表了一篇文章「臺北散記」,引起不少迴響。他當然不是第一個如此讚歎臺灣的人。先前,我們也看到許多中國大陸作家、媒體發表類似感嘆,且讚美臺灣背後隱含著是對中國大陸的批評。

在沒來臺灣前,王小峯問身邊朋友臺北什麼樣「他們說,一個小破地方,跟北京昌平差不多。但你們北京昌平有羅大佑、李壽全嗎,有楊德昌、侯孝賢嗎?連S.H.E.都沒有。」真的來之後,他說:「臺北是座不大的城市,在今天大陸人看來,可能不及一座二線城市,爲什麼他們創造的流行文化影響大陸好幾代人,而大陸這邊,爲什麼在最近這幾十年給地球上製造了那麼多文化垃圾?」

此文更被引述的句子是「如果說臺北城市細節是成熟少女的胸,那麼大陸的城市細節就是矽膠。」

您已閱讀16%(317字),剩餘84%(161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時代的噪音

張鐵志,臺灣文化與政治評論人,歷任「報導者」共同創辦人兼總主筆、香港《號外》雜誌總編輯、《彭博商業週刊中文版》總主筆、《週末畫報》主筆、《數位時代》首席顧問。著有《聲音與憤怒》等書。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