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中國金融外交面對「高風險賭局」

中國在國際發展融資領域正從一個邊緣角色躍升爲最大金主,也因此在一些最不穩定的國家承擔了巨大風險。

中國2009年簽署爲委內瑞拉修建「迪納科-阿納科高鐵」(Tinaco-Anaco Railway)的協議時,該計劃被稱頌爲印證了社會主義兄弟情誼的有效性。按照設想,在約300英里長的軌道上,一趟趟嶄新的中國造列車將滿載旅客和貨物以137英里/每小時的速度穿行。委內瑞拉已故總統烏戈•查韋斯(Hugo Chávez)當時將這個8億美元的工程稱爲「鐵軌上的社會主義」,並表示,所有委內瑞拉人,不論貧富,都將可以乘坐這些空調列車。

但該項目已變成當地人口中的「紅色大象」——在委內瑞拉不斷加重的經濟危機中被破壞、被放棄的象徵物。一處廢棄建築工地的拱門上用中文寫著「勇於跨越」,如今讀起來頗具諷刺意味。

對中國而言,這一工程的意義不只是一個夢想破碎的孤立個案。過去10年,中國在國際發展融資領域已從一個邊緣角色轉變爲主導者,其放貸規模超過了六家西方支持的多邊機構的總和。最近一項研究顯示,中國兩大「政策性」銀行和13隻地區性基金的貸款餘額已大大超過西方支持的機構貸出的7000億美元。

您已閱讀10%(436字),剩餘90%(396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