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中國房地產泡沫:三大支柱與三大風險

劉勝軍:如何理解和應對此輪房地產泡沫,攸關中國經濟轉型大局;要預測中國房價崩盤的時刻,從理論上講是不可能的,原因有三。

過去十年,中國樓市是在經濟學家謝國忠「一路唱空」的神預測下,屢創新高。儘管房地產是長週期,但終究要遵從「天下沒有不破的泡沫」的規律。目前一線城市房地產的「租金收益率」已經低於餘額寶收益率,這意味著房地產早已脫離了「價值投資區間」,進入「零和博弈」階段:只有房價的持續上漲才能實現合理的投資回報,這與脫離了盈利基本面而不斷推高本益比的股市泡沫在原理上並無差異。

謝國忠畢竟不是球王比利。這次謝國忠不再孤獨,除了越來越多經濟學家加入看空陣營外,連靠商業地產成爲「中國首富」的王健林也警告稱中國房地產市場泡沫是「歷史上最大的泡沫」。

更有意思的是,在此輪房價暴漲前,「權威人士」剛剛嚴厲警告過,「樹不能長到天上,高槓杆必然帶來高風險,控制不好就會引發系統性金融危機,導致經濟負成長,甚至讓老百姓儲蓄泡湯,那就要命了……一些國家曾長期實施刺激政策,積累了很大泡沫,結果在政策選擇上,要麼維持銀根寬鬆任由物價飛漲,要麼收緊銀根使泡沫破裂,那纔是真正的「兩難」,左右不是!恢復房地產市場正常運行,去掉一些不合時宜的行政手段是必要的,但假如搞大力度刺激,必然製造泡沫,這個教訓必須汲取」。

您已閱讀9%(485字),剩餘91%(494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