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2016美國大選

我們都有「髒鏡頭」

邰蒂:在社會科學中,「鏡頭」是指思想、耳朵和眼睛,我們需要時常檢查自己的「鏡頭」,看看有沒有偏見或塵土。

上週末,我前往紐約北部漢彌爾頓縣(Hamilton County)的阿第倫達克山脈(Adirondack Mountains)度過哥倫布日(Columbus Day)假期。第二次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安排在那個星期天的晚上,我計劃在一家當地酒吧觀看辯論,希望能看一看觀衆的反應。

在紐約,我認識的每個人都坐立不安,等待著辯論開場——因爲就在僅僅數天前,唐納•川普(Donald Trump)談論他猥褻婦女的經歷的令人震驚的影片剛剛曝光。我想當然地以爲,在大選的這個關鍵節點,每個地方的酒吧螢幕上都會播放這場辯論。

我錯了。當我來到鎮上的各家主要酒吧,我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生硬拒絕。最終,一家酒吧留著捲曲八字鬍的魁梧店主向我解釋了原因:當地酒吧達成了一致,不會將電視調到播放辯論的頻道,因爲他們不想「惹麻煩」——也就是在一個多數人已經支持同一個政黨(共和黨)的地區挑起爭論。無論如何,比起川普和有關那段影片的醜聞,人們對預定當晚播出的一場紐約巨人隊(New York Giants)的橄欖球比賽更感興趣。

您已閱讀25%(450字),剩餘75%(135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吉蓮•邰蒂

吉蓮•邰蒂(Gillian Tett)擔任英國《金融時報》的助理主編,負責全球金融市場的報導。2009年3月,她榮獲英國出版業年度記者。她1993年加入FT,曾經被派往前蘇聯和歐洲地區工作。1997年,她擔任FT東京分社社長。2003年,她回到倫敦,成爲Lex專欄的副主編。邰蒂在劍橋大學獲得社會人文學博士學位。她會講法語、俄語、日語和波斯語。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