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A股

讓股市成爲扶貧場是個悲哀

再次將資本市場的功能定位與定點扶貧、IPO綠色通道掛鉤,剛剛建立起的市場秩序看來又要回歸「脫貧解困」的老路上了。

最近有位朋友在朋友圈轉發「592個貧困縣IPO免除排隊」,然後調侃願意提供西部貧困縣工商註冊納稅一條龍服務。還以爲這是惡搞的段子,連他發的新聞鏈接都懶得打開,但讓人意外的是這竟然是真的,這是證監會9日公開發布的《中國證監會關於發揮資本市場作用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提出:「爲支持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幫助貧困羣衆穩定脫貧,證監會對貧困地區企業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新三板掛牌、發行債券、併購重組等開闢綠色通道。」

我看後的第一反應是:怎麼能將IPO與資本市場變爲扶貧場?只重融資圈錢功能而不顧投資和資源配置功能的A股市場何時才能恢復健康?A股市場「脫貧解困」的何時終結?

證監會鼓勵證監繫統、金融機構和上市公司做慈善、定點扶貧是必要的,但如果將資本市場的功能定位與定點扶貧、IPO綠色通道掛鉤未免有些走調,剛剛建立起的市場秩序看來又要回歸「脫貧解困」的老路上了。中國股市中的各種弊端和上市公司品質問題其實與各種「綠色通道」有關,A股發展之初的宗旨就是「爲國有企業脫貧解困」,於是股市就成爲垂死邊緣的國有企業用於提款的「綠色通道」;在金融「背水一戰」的改革時,股市又成爲銀行上市的「綠色通道」;在金融監管腐敗時,股市便淪爲王益、王小石等監管者權力尋租的「綠色通道」……在這一系列的「綠色通道」面前,很容易讓人聯想起「圈錢」和「腐敗」。但直到現在,「綠色通道」不但沒有根除,而且還在大行其道,而且監管部門再次爲貧困地區開設「綠色通道」。關鍵是 「綠色通道」有礙市場公平,從制度上難以阻斷個人好惡和權力尋租。

您已閱讀40%(659字),剩餘60%(99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