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永遠被歌頌,郊區則是被嘲諷的對象。城市文化代表了酷的極致。郊區則是人們選擇離開的地方,在這種地方定居,距離大都市的魅力足夠近以至於可以感受到它所散發的光彩,但要融入成爲城市的一部分又距離太遠。
郊區是屬於父母而不是年輕人的地方,有諷刺意味的是,家長們遷居郊區正是爲了給自己的子女尋求更好的生活條件:例如住房、學校教育、更寬闊的空間和更高的安全性等。絕非偶然的是,源自郊區的音樂和時尚潮流——例如摩登派(Mod)、朋克(Punk)、新浪潮(New Wave)等等——是基於某種獨特的郊區隔離景象以及對於扮酷的渴望,或者對於城市未來無政府主義狀態的嚮往。
郊區是年輕人逃離的地方,但當城市變得過於成功時會怎樣呢?例如當年輕人負擔不起城裏哪怕最爲窄小的公寓的房租時會出現什麼情況?通常的結果是,城市中心不斷擴張,把一個又一個曾經的郊區中心吞入腹中。
您已閱讀18%(371字),剩餘82%(164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