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中國女排奧運登頂對國企改革的啓示

蔡浩:中國女排奪魁對國企改革的啓示是:重視頂層設計,堅持市場化原則,走專業化道路,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

2016年8月21日,中國女排時隔12年之後再度奪得奧運冠軍,舉國振奮,不僅社群媒體上被女排刷屏,就連筆者周圍的業界、學界的經濟學家、學者、投資人,都紛紛圍繞女排的成功展開討論,希望能通過探索郎平帶領女排走出低谷的革新經驗,爲當前至關重要的國企改革帶來一些啓示。國企改革應注重市場化導向和依法經營的頂層設計,確立專業化經營的發展方向,再配套一些具體的措施推動國企改革進程,最終達到提高企業經營效率、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目標。

中國女排是三大球六個項目(男子、女子)中唯一獲得過世界冠軍的隊伍,是中國人民的驕傲,然而在2008年奧運會中國女排折戟半決賽之後,隨著04黃金一代隊員的逐漸退去,中國女排隨後迅速陷入低谷,不到5年的時間裏換了4任主帥,長達7年未能染指世界三大賽的冠軍。明眼人都看出,中國女排已經不僅僅是人才青黃不接的問題,而是在技戰術打法、選材標準和教練團隊建設上遠遠落後於世界強隊,甚至比起日、韓都有所不如。

2013年,處於低谷的中國女排,在排球管理中心承諾了主教練負責制,並予以市場化高薪的激勵下,終於成功請得郎平出山。郎平任教後,先是從美國請來了頂級的體能訓練、傷病康復的團隊,顛覆了過去陳舊的訓練和康復理念。而後又以目前世界女排強隊高大化、立體化的發展方向爲建隊理念,破格提拔了一批基礎紮實、身材高大又頗具活力的年輕人入隊(朱婷、袁心玥等)。在高舉高打攻擊訓練的基礎上,郎指導加強對隊員下三路的訓練,吸取女排傳統小快靈的優點,以彌補隊伍高大化後在防守和協防靈活性上的不足。

您已閱讀24%(643字),剩餘76%(206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