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治

FT社評:權力遊戲過後推進改革方是正道

爲了中國經濟和長期政治穩定,中共現在就應啓動漸進式改革,促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將成爲習近平最偉大的遺產。

2012年底,習近平登上中共權力巔峯。當時,無論是在中國國內還是海外,大多數人都以爲,他將在前人作爲的基礎之上,進一步推行集體領導、優秀的經濟管理、以及非常緩慢的政治自由化。但他卻讓這種種預期都落了空。

幾乎從就任國家主席第一天起,習近平就藉着發起反腐敗運動,走上了激進的集權道路。在這場反腐運動中落馬的,既有他的政治對手,也有質疑新秩序的人士。他還主持了打壓言論自由和異見的運動——人權組織稱之爲數十年來最嚴厲的一次。此外,無論什麼地方萌出了公民社會的脆弱幼苗,他都尋求將之根除。

考慮到他在打擊腐敗和異見方面表現得相當果斷,他在經濟改革方面的猶豫不決著實令人意外。在經濟成長不斷放緩、經濟成長模式日益顯得過時的背景下,中國政府準確地對問題進行了把脈,於2013年底宣佈了340項解決問題的改革措施。遺憾的是,其中許多措施仍未啓動,而且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部分改革措施從一開始就互相矛盾。

您已閱讀35%(392字),剩餘65%(73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