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校

五花八門的中國國際學校

蘇婭:中國既有純外資國際學校,也有民間資本聯合境外教學機構合辦的國際學校,還有公立學校的國際部。

低齡化留學的持續升溫帶動了中國國際學校市場的火爆,然而國際學校是否代表國際化和高質量的教育,卻是一個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

早上11點,惠靈頓中國教學總監何邁德博士已經與來自上海教育局的工作人員開完早會。「下午一點,我還要與上海交大的教育專家見面,審定即將開業的雙語學校的教材。」何邁德博士抱歉地笑了笑:「中英兩國的教育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惠靈頓學校希望能夠給中國消費者帶來高標準的英式教育。」這所具有155年曆史的英國私立學校於2014年在上海開辦了其在中國的第二所國際學校,並計劃於2017年開辦面向中國籍學生的惠靈頓雙語學校。

從高考獨木橋擠過來的中國精英家長們面對國際學校的態度是矛盾的。一方面,全球化的背景下,他們不惜重金,希望給孩子創造更爲國際化的教育氛圍;另一方面,由於國際學校在中國發展時間較短,很多家長往往並不瞭解如何選擇國際學校。可以肯定的是,全球化趨勢下,英文教育的重要性將會進一步被突出,英文授課的貴族學校市場巨大。諮詢公司Parthenon發佈的報告預測,學費在1萬美元以上的學校(定義爲貴族學校)在全球範圍內從2009年以來一直保持6%左右的複合增長。作爲全球最重視教育的國家之一,中國的英文授課教育市場將在未來幾年內迅速發展。

您已閱讀26%(524字),剩餘74%(147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