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社會

趙薇事件,網路時代的「叫魂」

侯虹斌:在這個權力對普通民衆來說向來稀缺的社會里,以「叫魂」罪名來惡意中傷他人成了普通人的一種突然可得的權力。

1786年,清朝弘乾隆年間,有一位叫計兆美的人在杭州行乞,卻在某個深夜裏,因爲口音不同引起了當地人的注意,先被一大幫人圍住毆打一頓,押到衙門,又要拷打。計兆美屈打成招,只好說自己就是來「叫魂」的:他用兩張符紙咒死了兩個小孩——小孩的名字是他胡編的。結果,新的一輪拷問開始了,縣官要求他供出是哪裏得了這些符咒,又是誰在指使他「叫魂」的……

當時,浙江地區的妖術恐慌已持繼了一段時間。雖然各種各樣的「妖術」幾乎都沒能確鑿地審出來的,但最終,案情彙總到了乾隆皇帝那裏,引起了統治者對那些遊離在統治秩序之外的人們的恐慌:擔心他們剪人髮辮的「妖術」,會破壞「國家制度」(滿清的剃髮制度),更擔心會引起謀亂。於是,朝廷把「妖術」作爲一項重點來追查。

這個故事來自於孔飛力的《叫魂》。之所以想到這本舊書,是因爲最近明星趙薇深陷輿論漩渦,而牽涉的事件竟然與某種妖術有關(不瞭解情況的人,可以搜一下「萬惠」)。

您已閱讀15%(394字),剩餘85%(216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