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英國退歐公投

Britain’s best hope is to keep Europe waiting
孤立的英國應「拖住」歐盟


沃爾夫:英國退歐公投的爛攤子複雜且難以收拾。悔恨的情緒很快會蔓延開來,英國目前最好的選擇,就是放慢腳步。

On May 22, one Boris Johnson gave his forecast for the UK’s post-referendum future: “Given the choice between taking back control or being sucked ever deeper into the federal superstate, the British voted for independence on June 23. To no one’s very great surprise, Project Fear turned out to be a gigantic hoax. The markets were calm. The pound did not collapse.” Alas, untrue. After the biggest ever proportional two-day decline, the pound touched a 30-year low against the dollar. Standard & Poor’s and Fitch have downgraded UK public debt. Investors have savaged bank shares. So far, the experts, dismissed by Michael Gove, justice secretary, have been proved right.

5月22日,鮑里斯•強森(Boris Johnson)曾這樣預測英國脫歐公投後的未來:「面臨著是奪回控制權還是在聯邦制超級國家中陷得更深的選擇,6月23日,英國人投票獨立。不太出乎任何人意料的是,營造恐懼計劃(Project Fear)被證明是一場巨大的騙局。市場依舊平靜,英鎊也沒有崩盤。」可惜的是,事實並非如此。在經歷史上最大的兩日跌幅之後,英鎊兌美元匯率觸及30年的低點。標普(S&P)和惠譽(Fitch)已下調了英國公共債務的評級。投資者瘋狂拋售銀行股。到目前爲止,英國司法大臣邁克爾•戈夫(Michael Gove)所不屑的專家們已被證明是正確的。

您已閱讀12%(951字),剩餘88%(718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馬丁•沃爾夫

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 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及首席經濟評論員。爲嘉獎他對財經新聞作出的傑出貢獻,沃爾夫於2000年榮獲大英帝國勳爵位勳章(CBE)。他是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客座研究員,並被授予劍橋大學聖體學院和牛津經濟政策研究院(Oxonia)院士,同時也是諾丁漢大學特約教授。自1999年和2006年以來,他分別擔任達佛斯(Davos)每年一度「世界經濟論壇」的特邀評委成員和國際傳媒委員會的成員。2006年7月他榮獲諾丁漢大學文學博士;在同年12月他又榮獲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科學(經濟)博士榮譽教授的稱號。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中東期待沙烏地阿拉伯制衡川普

阿拉伯國家希望穆罕默德王儲和美國當選總統川普的密切關係能夠緩和川普政府的中東政策。

投資者押注防務支出增加,Palantir成爲「川普交易」贏家之一

彼得•蒂爾創立的數據公司的最大客戶是美國政府,自川普本月當選以來,其市值增加了230億美元。

Lex專欄:成長來之不易,雀巢前景平淡

要實現其成長目標,這家瑞士集團需要增加行銷投資。

Lex專欄:便宜商品是沃爾瑪股價上漲的基礎

沃爾瑪通過吸引高收入顧客和增加其他收入來源,出色地應對了經濟不景氣和通膨帶來的挑戰。

Lex專欄:奢侈品品牌寄希望於自己的美國夢

奢侈品在美國越來越具有吸引力,可能爲該行業提供新的成長跑道。

諾和諾德準備下一代減肥藥的試驗結果

這家丹麥公司預計,最新數據將顯示CagriSema可在一年多的時間內減輕25%的體重。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