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好的劇情片都包含這樣一種元素:令人難以置信的情節帶來的緊張感。英國脫歐也同樣如此。上週五凌晨4點,我懷著對脫歐公投結果的鬱悶上牀睡覺。第二天,我的鬱悶進一步加深。不過接下來,我後知後覺地意識到:這部電影我曾經看過,我知道結局是什麼——並不是英國脫離了歐盟。
對於這種令人震驚的公投結果,任何長期觀察歐盟(EU)的人應該會似曾相識。1992年,丹麥人投票否決了《馬斯垂克條約》(Maastricht treaty)。愛爾蘭人在2001年否決過《尼斯條約》(Nice treaty),在2008年還否決過《里斯本條約》(Lisbon treaty)。
上述每次否決的結局是什麼?歐盟始終繼續推進。歐盟其他成員國向丹麥和愛爾蘭作出了某些讓步,兩國舉行了二次公投。而在第二次公投時,他們投票接受了相關條約。那麼,瞭解這段歷史的話,爲何還要相信英國公投結果已經板上釘釘了呢?
您已閱讀21%(384字),剩餘79%(148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