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金融

P2P金融「殺熟」之惡的社會緣起

才讓多吉:中國社會需要創新,但創新往往伴隨著對社會信任的踐踏,突破這個死循環需要民間社會組織的發育。

2016年,中國人民銀行和銀監會等監管機構發起了大範圍的網路金融打假活動,網路金融打假包括這些年野蠻生長的P2P貸款、股權衆籌、「過橋」金融、網上保險等「錢生錢」的騙錢遊戲。

在中國,很多騙局都以創新之名崛起,如今背有「詐騙」集中營嫌疑的網路金融也是如此。「網貸之家」稱,截止5月底,該行業未償付貸款總額達5760億元人民幣,繼泛亞、e租寶、大大集團之後,一定還有更多網路金融陷入其中。

「中學爲體、西學爲用」肇始後的一百多年裏,很多「新東西」被引進中國後,還沒有發揮正面作用,就被中國人玩「壞」了。當我們反思網路金融之「禍」的時候,不得不反思我們的文化有什麼病。

您已閱讀7%(285字),剩餘93%(382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