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美聯準躲不掉的「中國問題」

花旗新興市場經濟主管盧賓:過去一年裏,美聯準的加息意圖兩次因中國大規模資本外流所引起的金融動盪而落空。美國貨幣政策和中國資本賬戶之間的「反饋迴路」讓美聯準掣肘,但到目前爲止,這一困局還未顯現緩解徵兆。

這些天你沒有聽到太多關於中國資本外流的訊息。人民幣似乎表現良好,中國的外匯儲備在過去兩個月裏保持穩定。當然,中國經濟本身面臨諸多挑戰,中國政府還沒有找到方法保持經濟快速成長而不使信貸依賴達到危險水準。但你沒有中國人正在爭先恐後地購買美元的感覺。

美聯準(Fed)可能從中獲得解脫。在過去一年裏,美聯準的加息意圖兩次因中國大規模資本外流引起的金融動盪而落空。第一次是去年夏季,當時中國人民銀行(PBOC)在8月11日推出新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導致資本外流急劇飆升,美聯準被迫推遲加息。第二次是去年冬季,在美聯準12月加息的同時,中國又一次出現了大規模的資本外流,這讓美聯準不可能繼續加息。因此,如果資本看上去樂意留在中國,那麼美聯準現在收緊美國貨幣政策是不是就是「安全」的?

未必。實際上,最近資本沒有流出中國的主要原因正是外界預期美聯準不會加息。如果這種預期發生改變,中國資本外流將會再次引發全球性的風險規避行爲。

您已閱讀28%(406字),剩餘72%(103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