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臺灣

民進黨如何迎接第三個5•20?

臺灣作家廖信忠:蔡英文需要重新摸索出一套臺灣民衆同意、大陸能接受、美國能忍受的與大陸互動模式,在未來臺灣輪替成爲常態後,這可望成爲一種典範性常態。

今天,蔡英文正式就任臺灣領導人,臺灣民進黨迎來了自己的第三個5•20。

如果說2000年民進黨上臺靠國民黨分裂,2004年靠兩顆子彈,兩次都有懸念而導致國民黨支持者上街抗議的話,這回照蔡英文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要讓國民黨輸得心服口服」。最終蔡英文的得票率超過50%,得票數也遠遠超過其他兩組參選人一百多萬票,連帶的,民進黨在立法委員的選戰中單獨過半。而國民黨,從選戰一開始就荒腔走板,從來沒有像今天這麼狼狽過。

蔡英文於2008年民進黨處在最低潮、大佬紛紛閃躲時,臨危受命接了黨主席職務。她這樣一個沒有派系,沒有經選戰獲得「正當權威」的黨主席,最終成功整合了黨內各派系,這是個傳奇性的過程。無可否認,她已成爲民進黨創黨以來權力最大的黨主席。有一種說法是,民進黨內現在只有一個派系「英派」。

您已閱讀11%(342字),剩餘89%(291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