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信用債

亞洲信用債需精挑細選

陳敏蘭:當本輪亞洲信用週期即將見頂之際,自下而上挑選債券變得比以往任更加重要。鑑於企業盈利已現復甦之相,且估值有利,亞洲(日本除外)股票當前的風險/回報優於亞洲債券。

由於大宗商品價格長期下行,加之亞洲經濟成長放緩導致亞洲債券發行人的信用基本面惡化,違約擔憂日益加重。

今年以來14家中國上市及非上市公司出現各類違約。由於信用事件挫傷投資者情緒,中國境內債券的收益率攀升。然而,儘管宏觀經濟不容樂觀,且間或有違約訊息傳出,但亞洲固定收益4月份的表現仍搶眼。當月摩根大通亞洲債券指數(JACI)回報率爲0.75%,年初迄今的總回報率更達到4.3%,目前信用利差已收窄至278個基點。考慮到不同市場的表現各有差異且基本面惡化,投資者在追高還是等待漲勢回落之間猶豫不決也情有可原。

中國違約現象上升;避開產能過剩行業

您已閱讀15%(269字),剩餘85%(154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