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講述三峽工程蓄水和人們生活變遷的《沿江而上》,到歷時三年跟蹤拍攝農民工家庭故事的《歸途列車》,紀錄片導演範立欣的名字多數時候和一些並不輕鬆的社會話題、以及中國不那麼光鮮的一面聯繫在一起。這位中國首位獲得美國艾美獎最佳紀錄片和最佳長篇商業報導獎兩項大獎的導演的作品,往往是在國外獲得認可後,纔在中國引發關注。即便他的鏡頭對準的是最具泥土氣息的真實的中國,對許多中國人來說,他的名字仍顯陌生。
成長於電影放映員學校的範立欣,一直走在以好看的方式拍出有教育意義的紀錄片的路上。他說紀錄片之於一個國家,就像相冊之於一個家庭:你不想相冊裏塞滿整齊劃一色彩鮮豔的明信片,而希望看到來自真實生活的照片,喜怒哀樂都有,記錄家庭成員的成長,記載真的歷史。
(以下文字在FT中文網與範立欣的專訪基礎上整理而成。)
您已閱讀10%(345字),剩餘90%(295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