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全球經濟

低成長:後危機時代的現實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布蘭查德:金融危機造成的創傷已基本痊癒,但在低利率環境下經濟成長依然緩慢。我認爲原因一定出在不太好的中期經濟成長前景,後者反過來影響了當前的需求和成長。

在金融危機和歐元危機過了嚴重的階段後,發達經濟體顯然需要時間來實現復甦。以往金融危機的歷史提供了明確的警示:復甦進程通常漫長而痛苦。

如今,危機造成的創傷已基本痊癒,但經濟成長依然緩慢。在危機爆發前,任何一位經濟學家都會這樣預測:在利率接近零又不存在其他重大需求抑制因素的背景下,經濟無疑將快速成長,並且很快就會過熱。然而我們看到的卻不是這樣。我認爲原因一定出在不太好的中期前景,後者反過來影響了當前的需求和成長。

自2007年以來,對發達國家長期潛在經濟成長率的預估下調了0.5-1%。一部分原因是人口老齡化,還有一部分原因是生產率增速下降。人口老齡化的影響大體上是可預見的,而且基本上也被預測到了。(不清楚企業在制定投資計劃時是否會考慮人口老齡化因素。)

您已閱讀25%(327字),剩餘75%(98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