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人工智慧

機器打敗人類不靠模仿

薩斯坎德:將來系統戰勝人類不是通過模仿最優秀的人類專家,而是通過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執行任務。必須由人類完成的任務可能會比很多人預測的少得多。

「(人工智慧)有很多與人類不同的智慧方式。」這是人工智慧領域的領軍人物帕特里克•溫斯頓(Patrick Winston)說過的話。儘管他的觀點很簡單,但多數思考工作未來的人沒有領悟到它的含義。然而,他所說的是我們應該最爲關注的人工智慧的一個特徵。

從上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在人工智慧研究「第一次浪潮」時期,人們一般認爲,成立能夠將任務執行到達到人類專家水準或更高水準的系統的最佳方法,是複製專家們的工作方式。但問題是:對於很多任務,人類專家都常常難以說出他們是如何執行的。

下棋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研究人員與大師們坐下來,請他們解釋如何把棋下得這麼好時,答案都是毫無用處的。一些大師認爲是「直覺」,還有一些人則歸因於「經驗」。很多人表示,他們根本不知道原因。如果最優秀的棋手自己都不能解釋他們爲何如此出色,那麼研究人員如何能夠成立一個可以打敗大師的下棋系統?

您已閱讀25%(379字),剩餘75%(113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