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數據表明這次真的輪到「印度龜」跑在最前面了。印度去年第三季度國內生產毛額(GDP)同比成長7.4%,超過了中國或其他任何大型經濟體的增速,和巴西等陷入衰退的新興市場國家相比更是熠熠生輝。
然而,比起爲印度或者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搖旗吶喊的民族主義者,T•N•尼南(TN Ninan)更多是一個冷靜的現實主義者。
作爲印度《商業標準報》(Business Standard)的董事長和前主編,尼南在這項對印度1991年改革後的經濟情況的調查中暗示,印度的榮耀時刻幾乎是在對手缺席的情況下到來的。在其他國家失敗的時候,印度憑藉13億人口的龐大國內市場,在追趕更靈活的對手的需求推動下,跌跌撞撞地艱難前行。「印度是世界上最後一塊大的商業待開發地,」他寫道。
您已閱讀21%(346字),剩餘79%(130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