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刀邊緣

返鄉見聞錄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老愚:四十多年後,我在友人的陪伴下,尋訪自己的出生地。雪片紛飛,一個人也沒有,即使有,他們也不會對這個忐忑的中年人有一絲興趣。

【回扣】一要員下基層送溫暖,照例送上面粉、食用油和現金,輪到被扶貧對象答謝,面對記者們的長槍短炮,老大爺順口說道:感謝政府!感謝某某面粉廠!然後悄悄將八百元錢塞給官員,湊到其耳邊低語:以前給八百,我返人家四百,今天你給了一千六,返給你八百。咱們按規矩辦。

【湋河】聯結太白山和法門寺的湯法高速,經過橫貫周原大地的湋河,這條古老河流竟然被簡化成了「韋河」。楊陵爲西北農業科研重鎮,因前領導人江澤民筆誤被篡改爲「楊凌」,在靠近高鐵地段矗立起諸如「高研路」「博士路」之類的路牌,粗鄙、浮誇之心昭然若揭。而「楊凌」所屬一個鄉的名字,就足以令當政者汗顏:「揉谷」——那當然是老祖宗起的古名。

【孩子】走親戚時見一婦人眉頭緊皺,其他人也都非常小心地跟她說話。原來,女兒被夫家人打了一頓,婆家年前提出離婚。桌面上的理由頗爲可樂:兒媳婦既懶且饞,不掃地,好喫懶做,做飯把握不住分寸,不是剩下就是不夠喫云云。女方父母拒絕離婚,認定男方家裏因種植苗木暴富,找藉口打發自己女兒回家,好再娶新人。女方聲稱,若男方不撤回離婚訴求,將以家庭暴力罪起訴對方。據知情人介紹,女方確實懶惰,嬌生慣養,但小夫妻兩人的感情還在,只因男方父母強勢,兒子又唯命是從,方有離婚這一齣好戲。

您已閱讀29%(520字),剩餘71%(127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