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中國P2P網貸風波可能衝擊經濟

中國不受監管的P2P網貸行業已有21人因參與龐氏騙局而被捕。儘管P2P貸款在中國社會融資總量中佔比不大,但P2P領域的整治可能產生相當大沖擊波。

去年,隨著迫切需要信貸的民營公司爲了獲取貸款而支付高昂利率,中國不受監管的個人對個人(P2P)網貸活動規模迅速膨脹。目前,該行業有21人因參與「徹頭徹尾的龐氏騙局」被捕。

中國數據提供商萬得資訊(Wind Information)彙編的數據顯示,去年,P2P機構的放貸規模由2014年的2530億元人民幣上升至9820億元人民幣(合1490億美元)。然而,萬得的數據顯示,由於多數P2P貸款償還很快,去年底未償還貸款總額僅爲4395億元人民幣。

這些數字意味著,儘管P2P貸款是去年中國金融系統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但是它對整體信貸擴張的貢獻仍然相對較小。2015年,社會融資總量(最寬泛的官方信貸衡量指標)同比下滑7%,至15.3兆元人民幣(合2.3兆美元)。在這個總數中,11.3兆元人民幣是銀行貸款。

您已閱讀31%(353字),剩餘69%(79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