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慰安婦

爲何決定與南韓和解的會是安倍?

記者櫻井讓士:安倍晉三以民族主義和鷹派立場著稱,並因企圖修訂日本和平憲法而引發衆怒。但爲什麼日本會在他擔任首相期間與南韓就「慰安婦」問題達成和解?

安倍晉三(Shinzo Abe)以民族主義和鷹派立場著稱。然而,通過與南韓就戰時「慰安婦」問題達成協議,這位日本首相卻完成了自1995年以來爲日本過去行爲所做的最重要贖罪。1995年時,當時的日本首相、鴿派的社會黨人村山富市(Tomiichi Murayama)爲日本在二戰期間的侵略行爲進行了道歉。

作爲本週達成的協議的一部分,東京方面爲強迫南韓婦女充當日本帝國軍隊性奴進行了道歉。日本政府承諾出資830萬美元援助依然健在的受害者;正如很多南韓人曾經要求的那樣,這筆資金將來自官方、而非民間管道。日韓雙方均稱這份協議是「最終和不可撤銷的」,這讓人們不禁期待,亞洲兩個最重要經濟體終於能夠克服長期以來阻止雙方建立建設性關係的一道障礙。

南韓和日本均表現出了勇氣、務實作風以及冒國內反對的風險達成協議的意願。在東亞既面臨機遇又面臨危險之際,人們不應低估日韓修好帶來的好處。

您已閱讀23%(383字),剩餘77%(131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