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襲擊

恐襲對旅遊業有多大沖擊?

FT專欄作家斯卡平克:對於恐怖襲擊中的遇難者親屬與傷者而言,痛苦的記憶會永遠伴隨他們。但恐怖的殺戮發生之後,不同國家會經歷不同的復甦軌跡。

今年以來,突尼西亞的一家博物館及一處海灘分別發生了恐怖殺戮。一架俄羅斯客機在從沙姆沙伊赫(Sharm el-Sheikh)飛往國內途中因炸彈破壞而墜毀。上月,在巴黎參加音樂會、觀看足球比賽、在酒吧和餐館享受美食佳釀的許多國家的平民遭到血腥襲擊。

就享受生活的遊客以及當地人遭到殺戮而言,這是令人恐怖的一年。

此類襲擊並非最近纔有。之前也發生過多起凶殘的襲擊,例如1997年的埃及盧克索屠殺、2002年巴厘島夜總會爆炸案以及2008年孟買酒店、火車站及猶太人中心遭到的血腥襲擊。

您已閱讀15%(235字),剩餘85%(138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