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

面對霧霾政府有義務保護公民健康權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龔刃韌:除了採取長遠治理措施外,在霧霾出現前各級政府也應有所作爲,預先採取強有力的措施防止和減少空氣汙染,以保護所有人的健康權。

今年入冬以來,北京及周邊地區頻繁出現持續多日的重度空氣汙染。例如,11月中上旬就出現過持續一週多的嚴重霧霾,當時北京市尚未開始大規模集中供暖。11月底至12月初又出現了更爲嚴重的霧霾,11月30日在北京南部地區部分站點PM2.5甚至出現超過900微克/立方米的極端峯值汙染濃度。在這麼重度汙染的持續霧霾天裏,由於政府的不作爲,市民們除了無奈,就是期盼颳大風下大雨雪。

然而,最近兩年中國各級政府也有過霧霾之前有作爲的時期。例如,2014年爲了準備在北京召開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22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保障會議期間的空氣質量達標,北京市以及周圍幾個省都提前一兩個月採取了各種措施,成千上萬的工廠停工停產,汽車限行。環境保護部也於2014年10月20-25日,派出15個督查組對北京等六省(區、市)的24個重點地市空氣質量保障方案落實情況進行了第一階段督查。會議期間北京放假調休六天,政府停止服務,學校停課。因此,在APEC會期(11月7至12日),北京空氣質量一直保持較好,連續出現晴朗的藍天,因而被稱爲「APEC藍」。

又如,爲了迎接2015年9月3日的天安門閱兵,8月3日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表示,北京將借鑑APEC會議空氣質量保障經驗,重點在機動車、工業企業、施工工地等方面實施臨時性管控措施,全力保障活動期間的空氣質量。北京市政府制定了《抗日戰爭70週年紀念活動北京市空氣質量保障方案》。爲確保《方案》各項保障措施落到實處,北京市環保局、市交通委、市經濟資訊化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等相關部門制定了九項分方案,包括空氣質量監測及預報、北京及外省(區、市)機動車臨時交通管理、工業企業停限產、揚塵汙染控制等措施。因此,在9月3日上午閱兵期間,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僅爲8微克/立方米,呈現了「閱兵藍」。

您已閱讀22%(759字),剩餘78%(270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