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主義

反恐最缺的武器是輿論武器

廈門大學教授鄒振東:ISIS有著中世紀的傳統,卻有著最現代的傳播意識,並在製造各種帶有美學特徵的符號。不用輿論的武器切斷其粉絲供應鏈,再多的砲彈都不夠用。

死是事實,死給你看是傳播。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以ISIS爲代表的恐怖主義,其重心不是製造「死的事實」,而是製造「死給你看的傳播」。

這一學期我給廈大新聞傳播學院大二開設《廣播電視概論》課,前些天我特意安排了一個教材鮮少涉及的主題——頻道識別系統(區別其它電影片道的符號體系)。在課程的最後,我對學生說:一座大樓、一個城市,都可以看作是一個頻道,將來同學們畢業了找單位,單位有沒有類似「頻道識別系統」的符號體系,是判斷該單位是否具備現代意識的一個標誌。如果有,你們是幸運的;如果沒有,你們機會來了,幫它建一個。

這一段時間,最震驚中國人的國際新聞是巴黎槍殺爆炸案和中國人質被殺害。從政治學看,中國人質被殺害的暴力影響力遠非巴黎槍殺爆炸可比。可從傳播學角度看,巴黎的恐襲與十幾年前的恐襲沒有太大區別,而樊京輝等人質的被殺,連同先前的系列斬首示衆行動,卻標誌着恐怖主義已經建構了一個「頻道識別系統」。

您已閱讀14%(395字),剩餘86%(243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