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恐怖襲擊

打擊ISIS不能孤立俄羅斯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主席哈斯:俄羅斯戰機被土耳其擊落一事如果升級爲一場危機,那麼ISIS將成爲大贏家。俄羅斯與土耳其不太可能就此鬧僵,但由此分散的注意力,可能會使巴黎恐襲後構建打擊ISIS國際陣線的努力偏離軌道。

一架俄羅斯戰機被土耳其戰機發射的飛彈擊落。北約(Nato)成員國代表召開「特別會議」討論這起事件。這讓人感覺像是上世紀50年代、冷戰之類——但表象是誤導人的。

這件事還未演化成一場危機,但如果讓已經發生的情況繼續惡化甚至升級,那麼「伊斯蘭國」(ISIS)將成爲大贏家。依靠俄羅斯提供天然氣的土耳其不太可能與之鬧僵。但這件分散注意力的事可能會使巴黎恐襲發生後構建打擊ISIS更強有力國際陣線的努力偏離軌道。

如今的俄羅斯只有蘇聯版圖的一半大小。依賴石油出口的該國經濟正在萎縮,其外交政策的驅動力不再來自具有全球野心的意識形態,而是來自民族主義與總統弗拉迪米爾•普丁(Vladimir Putin)的形象的融合。俄羅斯對克里米亞及烏克蘭東部的入侵行爲與中東正在發生的事情並無關聯,但貫穿這一切的主線是普丁爲他的國家尋覓更大角色,這在國內很好使。我們需要客觀。俄羅斯不再是超級大國。它對西方利益不時構成的威脅應當得到應對,但不應被誇大。

您已閱讀28%(413字),剩餘72%(107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