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投資者喜歡戲劇性。因此,Theranos引起騷動並不令人意外。就在兩個月前,這家血液診斷公司——10年前由史丹佛大學(Stanford)輟學生伊麗莎白•霍爾梅斯(Elizabeth Holmes)成立——還受到投資者的青睞,估值高達90億美元。然而,如今該公司面臨指控:其檢測技術並不像該公司聲稱的那樣新穎,同時該公司成了投資者對如今矽谷天價估值的更廣泛擔憂的典型對象。
但投資者不應因爲圍繞Theranos的喧囂而忽視了更大的問題:醫學診斷領域正在醞釀新趨勢。數十家其他新創企業正在各種醫學縫隙領域湧現(Sage Bionetworks、We Are Curious和Patients Like Me等等)。它們可能改變美國醫療服務的提供方式,就像Uber(Uber)徹底改變了我們對「計程車」的看法一樣。
問題在於由誰控制醫學數據。過去幾十年,這被視爲美國文化的特徵:堅強的個人(即消費者)希望行使自己的權利。但在健康領域,他們似乎願意讓醫生控制自己的病歷並且保護私隱。
您已閱讀26%(435字),剩餘74%(124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