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德關係

德中特殊關係如何走下去?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今日世界》雜誌:兩位學者在本刊撰文指出,德中之間日益密切的政治關係建立在過去十年的經濟共生關係基礎上,即中國需要技術、德國需要市場。但中國的股市崩盤、反腐運動以及亞洲爆發戰爭的風險,都在威脅德國的對華出口。

中國和德國得益於過去十年中的經濟共生關係:中國需要技術,而德國需要市場。結果就是,德國對中國的出口呈指數級成長,據德國聯邦統計局統計,2014年德國對中國的出口額達到745億歐元——是歐盟對中國出口總額的將近一半。

中國現在是歐盟以外德國出口貿易的第二大市場,預計將很快超過美國,成爲德國最大的出口國。個別公司的數據更是令人歎爲觀止:據汽車業分析師阿恩特•埃林霍斯特(Arndt Ellinghorst)表示,福斯汽車64%的淨利潤來自中國。

這種經濟共生已經成爲日益密切的政治關係的基礎——特別是在德國總理安格拉•梅克爾和中國前總理溫家寶之間,他們設立了一個年度聯合內閣會議。

您已閱讀10%(287字),剩餘90%(248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智庫

現代社會中,有人將智庫稱爲與立法、行政、司法並立的第四大機構,可見其對社會決策的巨大效用。FT中文網與海內外一批著名智庫合作,精選其最新研究成果,爭取在第一時間內與讀者分享。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