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5年6月12日到7月8日,上證指數從5166點跌3507點,跌幅超過30%,市值蒸發超過20兆元,約爲2014年GDP的三分之一。自7月9日起,多個部委的股市救援舉措密集出臺,一場聲勢浩大的「A股保衛戰」轟轟烈烈展開了。過去在多項政策的支持下,A股市場恐慌性下跌的趨勢已被遏制,市場整體處於修復性的震盪趨勢。
股市救援政策耗費了鉅額資金。根據高盛的估計,7月份投入的救市資金有8600億-9000億元之巨,同時潛在的備用資金可能超過2兆元,而且央行對證金公司的流動性支持被認爲是可以沒有上限的。相關部門或機構還採取了暫停IPO、限制惡意賣空、限制股指期貨空單、限制融券、鼓勵金融機構自營增持股票、鼓勵上市公司高階主管增持股票等行政性措施。當市場有恐慌性崩盤之虞的時候,政府理當果斷出手,其它國家亦不乏救市的先例。但是,當股市恢復自我循環功能之後,救援政策如何纔能有序退出?
勿輕言退出
您已閱讀7%(394字),剩餘93%(523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