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鋼鐵

中國的「後鋼鐵」時代

澳洲紐卡索大學譚浩:當前中國鋼鐵業面臨的形勢,已經超出可以用過度投資、產能過剩等產業週期因素解釋的範疇,這與歷史上工業化國家「鋼鐵危機」時的初期情形頗爲相似。

根據中國鋼鐵協會的最新數據,在經歷了近年來的高速成長後,中國粗鋼產量在2015年上半年出現了近20年以來的首次下降。很多業內人士認爲,這意味著中國的鋼鐵產量將在2015年達到峯值,同時,中國鋼鐵價格降至20多年來的最低水準。

2014年,鋼鐵行業銷售利潤率僅爲0.85%,連續幾年處於各個工業行業的最低水準。今年以來國有大型鋼鐵企業攀鋼集團成都鋼釩有限公司(攀成鋼)的關停,以及之前包括山西海鑫鋼鐵等大型鋼鐵企業的破產重組,就是中國鋼鐵業面對困境的一個縮影。

一些分析人士認爲,中國鋼鐵業近幾年的不景氣,是這個行業週期性變化的一部分。畢竟,在2007年,中國鋼鐵行業仍然有超過7%的平均銷售利潤率。他們認爲,當前鋼鐵行業的衰退,主要是前幾年鋼鐵產能無序擴張的結果。隨著國家對落後產能的進一步壓縮,鋼鐵價格會重新上升,中國鋼鐵業將重新提振。

您已閱讀11%(367字),剩餘89%(284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