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股市

「國家隊」救市走上歧路?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蘇培科:「黑色星期一」衝擊A股,再次暴露出用「逆週期調節機制」來對市場實施行政干預是有問題的,監管部門應儘快修補制度漏洞,對救市過程覆盤檢查和監督。

「黑色星期一」再次在中國股市上演,上證綜指再次以8年來的單日最大跌幅(8.49%)報收,大盤一度接近跌停板,2200多隻股票封在跌停板上,股市傷情進一步擴大。週一的暴跌讓很多人感到莫名其妙,尤其在養老金批准入市的政策利好下,A股市場竟然出現這樣的跌幅,讓很多投資者措手不及,尤其早晨一開盤指數就大幅低開向下獵殺,讓市場產生明顯的恐懼效應。理論上,槓桿資金該降的都已經降下來,「國家隊」也進場護盤,政策維穩的基調沒有發生改變,5%以上的股東都被鎖定了,究竟是什麼力量在如此砸盤?

如果沒有找到有組織、有紀律的「空軍」,那隻能說A股市場的人氣已經散了,投資者信心已經崩潰,一個活脫脫的牛市被瞬間搞成當前的熊樣,實在令人惋惜。尤其在證金公司強力救市的情況下,市場人氣仍然沒搞起來,反而成了一些投機者波段炒作的機會,確實值得深刻反思。

今天A股市場的走勢,充分反應了市場信心的極度脆弱,救市策略有待進一步探究,救市行動遠未結束,且還沒到階段性收工的時候。

您已閱讀17%(421字),剩餘83%(201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