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未來,共生永存-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奢侈品的新名牌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薛莉: 消費,成爲一種生活體驗,甚至是宣示價值觀的方式。奢侈品注入「可持續」基因,有助於收穫年輕一代消費者的情感認同。

如今消費已經不僅僅是購買一種產品或者服務的使用價值,而是成爲一種生活體驗,甚至是宣示價值觀的方式,在奢侈品領域,尤其如此。品牌已被賦予了某種人格,並由明星代言人或者設計師本人將這種人格放大,由此吸引一衆宗教信徒般的「忠粉」。在某種程度上,這已經接近於消費明星的方式。當然,從另一個角度看,明星本身就是自身演藝產品的品牌。

美國最紅的歌星泰勒絲(Taylor Swift)宣佈來上海開演唱會,票價480-2280元,Vip套票2380-4280元不等。我有個朋友受正在上初中的女兒重託,在開始售票的第二天上網搶票,發現只剩套票了,正在猶豫是否要滿足這個十幾歲孩子的追星欲時,套票也沒有了。於是,她遭受了家裏00後強烈的道德譴責。這個女孩指責她的媽媽:「對明星來說,你是沒有價值的粉絲。你整天迷這個,迷那個,卻從來不在偶像身上花錢!喜歡一個人,就應該去聽他的演唱會,買他的東西!」

從這個角度來看,你就會明白世界第三大奢侈品集團開雲集團這幾年力推的「可持續性發展」的意義了。

您已閱讀22%(437字),剩餘78%(156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