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中國政府爲何解不了股市難題?

FT亞洲版主編皮林:中國政府向來善於應對棘手問題,然而這次出手拯救A股,卻未能阻擋指數暴跌。政府在市場陷入危機時施以援手,值得理解,但應當反思的卻不該僅止於此。

要說對抗強大的力量,中國共產黨有一份相當不錯的記錄。在其存在的90年期間,它打贏了內戰,克服了集體化運動的災難(應當承認,那場災難是它自己造成的),平息了一場學生領導的大規模抗議,近年還化解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這場危機對中國的迅猛成長幾乎沒有影響。然而,近幾周有一股力量是中國政府沒能抵擋住的,那就是市場。

這並不是因爲缺乏努力。當局嘗試了各種手段,就差沒有立法規定股票只能上漲。其出臺的措施看起來一波比一波孤注一擲。

他們從久經驗證的招數開始:降息(以降低持有現金的吸引力)和降低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使銀行有更多資金可以動用)。他們尋求用積極的言論託市,在順從的報紙上發表文章,談論股票的上行空間,即便這些股票的本益比已經膨脹。他們引導養老基金進入股市,放鬆了針對保證金交易的限制,降低了交易費,還把矛頭指向做空者。

您已閱讀25%(362字),剩餘75%(107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戴維•皮林

戴維•皮林(David Pilling)現爲《金融時報》非洲事務主編。先前他是FT亞洲版主編。他的專欄涉及到商業、投資、政治和經濟方面的話題。皮林1990年加入FT。他曾經在倫敦、智利、阿根廷工作過。在成爲亞洲版主編之前,他擔任FT東京分社社長。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