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股市

制度、機制缺陷引發中國股災

徽商銀行蔡浩:本次股市危機,實際上是混業經營、分業監管不匹配的產物,銀行資金間接入市,打破分業經營邊界,導致股市銀行化,鑑於混業經營趨勢,監管機構也默許了這種行爲。

從股市「危機」看當前制度、機制的缺陷

過去三週,上證綜合指數從逾7年來的高點直降到3700點以下,降幅接近30%。從國際金融危機史的經驗來看,這種短期內暴跌的金融市場動盪,已經可以用「危機」來形容。於是,過去一週,救市之聲不絕於耳,無論是草根金融羣還是高階金融羣,無論是普通金融從業者,還是業界、高校的經濟學家、經濟學者,「救市」都是其中最響亮的一股聲音。本文重點不在討論政府是否應該救市,怎麼救,力度應該多大的問題,也無意討論股指跌到多少點(缺乏可靠數據),會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問題,主要想對本次股市危機形成背後的制度和監管機制缺陷做一番探討。

被誤解的國家背書股市

您已閱讀8%(283字),剩餘92%(319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