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希望問題得到解決,就要小心那些玩弄花招的政客。7年多來,鮑里斯•強森(Boris Johnson)讓自行車成爲了他作爲倫敦市長的標誌以及他政治風格的象徵:可靠、傳統,但環保、現代。這是給你們看的政治。但它與倫敦在交通政策上面臨的緊迫問題毫無關係。
12年前,倫敦開收擁堵費,然而倫敦市中心現在還經常出現交通癱瘓,有時其原因顯得有違常理。我最近數了數岸濱街(Strand)上的15輛巴士,其中6輛是空車(岸濱街從特拉法爾加廣場向東,一直延伸到皇家司法院(Royal Courts of Justice))。在倫敦,除了常見的黑色計程車,還有總共逾6.6萬名持有私人計程車輛(PHV)牌照的司機,可以通過iPhone應用或亂糟糟的辦公室的控制員叫他們的車。我們需要這麼多出租車輛嗎?誰真的相信,規劃中沿著維多利亞堤岸(Victoria Embankment)修建的「自行車高速公路」會真的有用?它只會讓泰晤士河沿岸原本行進緩慢的車流幾乎停止前進。強森,不是所有人都騎車。
作爲一個拉動著英國經濟,吸引著商業公司和希望在英國生活和工作的創意天才前來的全球城市,倫敦經常顯得愚蠢的交通安排是一個嚴重問題。這種吸引力現在仍然強烈。但我們豈敢把這視爲理所當然。一個無法提供便捷交通的城市,會迅速失去對那些有能力居住在全球任何一個地方的人的吸引力。
您已閱讀41%(571字),剩餘59%(82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