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

中國綜藝節目輸出東南亞國家

FT中文網撰稿人霍達:《中國好聲音》、《最強大腦》等中國綜藝節目在東南亞很受歡迎。但有獨生子女文化色彩的《爸爸去哪兒》卻反響平平。

有位同行在新加坡打車,遇到司機大叔正在聽劉若英的《爲愛癡狂》,自顧自地感慨中國歌手金志文最近又帶紅了這首老歌。細聊之下才發現,《中國好聲音》和《我是歌手》那段時間在新加坡紅得發紫,以至於停表付錢之後,他還被大叔拉住多聊了五分鐘韓磊。

因爲文化相近,從90年代開始,東南亞和中國的影視內容一直小規模互通。《蓮花爭霸》、《親心喚我心》等是80後耳熟能詳的經典新加坡劇。而內地輸出最多的則是以《成吉思汗》、《雍正王朝》爲主的歷史正劇。1994年,《三國演義》在泰國播出時幾乎是萬人空巷的效果。

從2009年開始,中國和東南亞相互引進的內容數量直線上升。相對來說,中國國內的需求沒有那麼剛性,主要是各大影片網站的佈局,擴大了對多元內容的需求。受限於市場和製作條件,東南亞對中國的內容,特別是大型綜藝節目則更加倚重。而近幾年,中國對版權類真人秀節目的開發和競爭幾乎是不惜血本的,的確湧現了一批現象級的節目,從輸出角度看,它們又比歐洲或南韓原版節目有語言優勢。

您已閱讀26%(422字),剩餘74%(118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