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回憶38年前的北師大

美國伊利諾理工大學教授孫賢和:77年入學時,高考已停頓十年,錄取率爲中國歷史最低。大多數考生已工作多年。我們被稱爲刻苦、成熟中略帶死板。

我叫孫賢和,是北師大數學系77級二班五組的畢業生。學生號是77數學100號。77級是文革後第一批考試入學的大學生。因爲「文化大革命」,大學入學考試停頓了十年,積壓了十年人才。77級大學入學考試錄取率爲中國歷史上最低。同時大多數同學都已工作多年,對能夠有重新學習的機會都非常珍惜。大家普遍學習刻苦、認真、自覺;是被史書上稱爲「刻苦讀書,但成熟中略帶死板」的非常特殊的一個羣體。

我們數學系77級一共有兩個班。每個班有五個組,每組十個人,是個一百人的隊伍。據說學生號的順序是按錄取的順序排的。剛聽到這個排號方法時,拿著學生證,我手顫心跳了好久,久久不能平靜。上大學對每一個77級的學生來講都是人生的最大轉折。在這人生轉折的緊要關頭,我竟然做了那跳過龍門的最後一位。還有比這更懸的嗎?實際上我並不清楚我是不是最後一個被錄取的。但是我確實知道我是最後一批被錄取的。

十個組裏面,一班的五組和二班的五組是走讀生小組。由於恢復高考的決定做得較晚,77年的考試沒有在夏季舉行,是在77年的12月舉行的,入學是在78年3月初。走讀生小組是在3月底,在開學三個星期之後又招的新生。77級與78級的入學時間只相差半年。走讀生頭一個學期沒有宿舍。第二個學期,也就是1978年秋天纔在宿舍裏有了牀位。走讀生大多數是考試分數不錯,但在第一批錄取時因爲種種政策上的原因沒有被錄取的考生。走讀生普遍歲數大,家庭出身複雜。我在的二班五組自稱是「牛鬼蛇神」組。十個人中有九個家庭在「文革」中有各式各樣的問題。剩下一個是家裏沒問題,但本人是挺著大肚子去體檢的。小孩上大學時剛剛出生。十個人裏有六個是「老三屆」(「文革」前就上初中和高中了)。其餘四個,一個是69屆初中畢業,一個是70屆初中畢業,一個是71屆初中畢業。都沒有上過高中。我就是那個71屆初中畢業生。

您已閱讀24%(760字),剩餘76%(238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