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

分析:滙豐擬轉向亞洲實現成長

在投資者壓力下,滙豐打算一方面通過裁員及業務出售等方式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把資源向亞洲重新配置,看好珠江三角洲和東盟的成長前景。

滙豐(HSBC)行政總裁歐智華(Stuart Gulliver)借用了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的一個說法,將該行新戰略的一個關鍵方面描述爲「轉向亞洲」(pivot to Asia)。

自歐巴馬創造這個說法以來,只有零星的證據表明美國擴大了在亞洲的影響力——經濟方面的證據則幾乎爲零。不過,滙豐的「轉向亞洲」卻有著堅實的基礎,就算該行計劃將全球26.6萬名員工裁掉約10%,這一點仍然成立。

該行集團營收的37%來自亞洲,緊隨其後的是歐洲,佔比爲34%。雖然歐智華的目標是將集團的風險加權資產總共削減至少四分之一(約合2900億美元),但他仍希望將亞洲風險加權資產佔比從33%提升至40%以上。

您已閱讀30%(307字),剩餘70%(70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