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美關係

美國對華政策不應被媒體左右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資深研究員波拉克:美中兩國必須加強溝通,化解衝突。國家間的溝通應通過官方、非公開的管道進行,而不應通過國際會議或媒體報導的管道。

根據媒體對日前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的報導,美中關係正變得愈加棘手。報導聚焦於中國在南海日益推進的島礁建設以及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對此舉的密切監視——包括(據媒體透露)中國在南沙羣島某處部署了兩門機動火炮。對很多觀察家而言,這種「行動-反應」的循環預示著令人擔憂的後果。

儘管傳統報業與大眾媒體均偏愛渲染爭議與潛在衝突,但畢竟對政策負責的是決策者,而非媒體。決策者們不應被媒體的過度渲染左右。遺憾的是,政府越來越多依賴媒體來支持他們的立場及行動。臨近香格里拉對話前,美國太平洋司令部非常不明智地藉助了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來傳達其戰略資訊,還邀請了一位CNN記者及攝像組登上了P-8偵察機。對於如此敏感且充滿風險的行動,美國軍方理應保持高度機密(至少歷史上是這樣)。然而美軍司令部決定,公開這一行動——尤其當報導中充斥著中國海軍警告美軍偵察機停止靠近中方島礁的錄音片段——能帶來不容錯過的宣傳效益。

保持冷靜,不必擔心

您已閱讀21%(410字),剩餘79%(151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智庫

現代社會中,有人將智庫稱爲與立法、行政、司法並立的第四大機構,可見其對社會決策的巨大效用。FT中文網與海內外一批著名智庫合作,精選其最新研究成果,爭取在第一時間內與讀者分享。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