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金融危機

與伯南克探討美國危機之源

北京大學盧鋒、張傑平:伯南克中國行不忘經濟大蕭條,本次金融危機根源何在,美國做錯了什麼?全面理解金融危機,不得不談美國世紀初的激進寬鬆貨幣政策。

近期美聯準前主席伯南克來滬參加一個金融機構的捐贈活動,筆者印象中這是他離任美聯準主席後第一次公開現身中國。伯南克執掌美聯準期間,正趕上美國爆發金融危機,他領導實施三輪QE(量化寬鬆)對早先中央銀行學可謂產生某種顛覆性影響。他的上述決策施政與心路歷程,自然會成爲中國國內媒體希望瞭解的熱點問題。

從報導資訊看,伯南克教授言談簡明清晰,答問嚴謹穩健,適當夾帶一點幽默笑料,盡顯這位美國當代官學兩界權威人士的大家風範。在回答復旦教授張軍提問「可否預測一下美國的長期增速?新技術對經濟又有什麼推動作用?」時,這位以不苟言笑著稱的學者甚至沒忘記調侃一下經濟學專業:「這沒人知道,經濟學家擅長的是告訴你以前有什麼做錯了。」

伯南克「擅長」之說沒錯,不過也會因人因事表現出選擇性。比如美國金融危機原因何在?美國做錯什麼遭此一劫?分析這方面題目應是經濟學家「擅長」之事,然而至今仍有不少未解之謎。伯南克這次滬上之行雖調侃式提到,他就任聯儲主席時「從未想到自己竟然會遇到這種危機」,此外沒有看到他分析這次危機根源的報導,對他參與的世紀初美國貨幣政策與資產泡沫關係更未置一詞。

您已閱讀11%(476字),剩餘89%(392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