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A股本輪牛市的不同之處

東方證券邵宇:A股中長期仍然是中國經濟晴雨表,當前行情反映了中國經濟轉型的願望。創業板泡沫是否合理取決於中國的創新能力,從短期看,這個泡沫還不至於被刺破。

股市演繹到目前這個狀態,有一些基本的共識也在形成。例如在去年年中觸發本次牛市(指主機板,創業板則兩年前就開始牛市了)的引子是「滬港通」,講得是「八國聯軍」要來的故事。實踐證明外援暫時沒有來,甚至還可能在今年4季度有一次流動性的勝利大逃亡,因爲美國會進入溫和的升息週期。但這個故事在當時確實觸發了市場情緒的改善,現在市場仍然對人民幣今年納入SDR(特別提款權)和A股納入MSCI指數抱有期望,因爲這會顯著推升對人民幣和人民幣資產的海外需求,並維持匯率穩定,但可能目前並非最成熟的時機。

還有另外一個至關重要的宏觀觸發點,就是去年中期的PSL,即央行定向放款支持國家開發銀行的棚戶區改造投資,這其實是某種形式的中國式量寬的始作俑者。就是從這個時點開始,從流動性的角度託舉中國經濟成爲大機率的政策趨勢,而流動性對於市場又是最爲重要的,這也就提升了市場的活躍度。再有就是「43號文」阻斷了非標資產的再配置空間,而不動產登記以及一系列的後續政策預期,也使得房地產不再成爲對中國老百姓最有吸引力的大類資產配置標的,這些都驅使著中國國內居民財富的一次大的配置調整,去向很清楚——股票和海外。因此在一輪猛烈的藍籌股的估值修復行情後,市場傾向於認爲,本輪行情本質上是水牛的機率正在日益增大,尤其是在實體經濟修復和改革果斷推進,目前仍然處於無法證僞和事後歸因的高度不確定狀態下的時候。

如果本輪牛市和以往有什麼不一樣的話,那就是槓桿的運用。去年行情開始時融資規模在3000億元人民幣左右,目前券商兩融規模已經超過1.7兆。理論上講,如果兩融規模接近上限,那麼融資規模的成長將放緩,一旦券商風險資金準備要求提高或者券商增發暫停,甚至銀行的授信受阻,將意味著增量資金入市開始發生逆轉。

您已閱讀27%(728字),剩餘73%(194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