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壟斷判例法記錄中,中國的米粉和餐具消毒卡特爾不可與標準石油(Standard Oil)托拉斯同日而語。1911年,美國法院根據《謝爾曼反托拉斯法》(Sherman Antitrust Act)裁定標準石油托拉斯爲非法石油壟斷組織,這是一個著名的判例。
然而,中國這兩個鮮爲人知的卡特爾或許也會因爲其自身的原因揚名世界——2010年,在中國《反壟斷法》(Anti-Monopoly Law)實施一年多後,它們便被北京方面的監管部門盯上了。它們是反壟斷執法行動中首批被調查的對象,這之後梅賽德斯-賓士(Mercedes-Benz)和高通(Qualcomm)之類的公司相繼中槍。這場執法行動很快還可能威脅跨國企業在中國市場上保護自身智慧財產的能力,而中國是全世界最令人垂涎的市場。
在兩個案例中,中國的國家發改委(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對十多家米粉製造商以及7家爲餐館提供套裝消毒餐具的餐具消毒企業處以小額罰款,原因是這些企業串通漲價。美國溫斯頓律師事務所(Winston & Strawn)華盛頓特區的反壟斷律師斯蒂芬•哈里斯(Stephen Harris)稱,兩起案件都是發改委向中國企業發出的警告——「新法律已經實施,警察在盯著呢」。
您已閱讀31%(549字),剩餘69%(119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