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對戰爭不感興趣,但戰爭對你感興趣。就2003年美國領導的入侵伊拉克的戰爭而論,列昂•托洛茨基(Leon Trotsky)的這句話很恰當。伊拉克綜合徵繼續折磨著美國外交政策辯論,這很像美國直升機飛離西貢後很長一段時間,越南在美國政治中所起的作用。最近一位受害者是傑布•布希(Jeb Bush),不久前,有人問他:如果當時他知道現在已知的資訊,他是否會效仿自己的哥哥時,他給出了四個不同的答案。他答錯了三次,第四次才遲遲給出正確答案——「不會」。這一幕展示了政治上的難言之隱,看到它令人尷尬。這一問題也不可能消失。越南不對美國構成直接威脅,而伊拉克不一樣,它仍然是一個現實挑戰。
伊拉克戰爭還是與越南戰爭有兩個重要的相似之處。首先,伊戰是一個將會影響一代美國人政治的錯誤。老布希(George HW Bush)曾宣稱,美國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的速戰速決已經驅走了國人的越南綜合徵。在100小時的沙漠行動中擊潰伊拉克軍隊,清除了美國士兵對於再次在一國叢林中陷入困境的恐懼。回顧歷史,我們發現是第一次海灣戰爭催生了第二次海灣戰爭。老布希決定不推翻薩達姆•海珊(Saddam Hussein),爲小布什(George W Bush)在9.11事件後完成這一任務埋下了伏筆。小布什發動的入侵伊拉克戰爭陷入了危險的城市游擊戰。伊拉克與越南的地貌可能不同,但教訓相似。當對手比你更關心戰爭結果時,你很難贏得這樣一場戰爭。
第二,伊拉克已經成爲美國總統競選人世界觀的試金石。越南也曾將美國兩大政黨都攪渾。它把信奉哈里•杜魯門(Harry Truman)秀肌肉式國際主義的民主黨,變成了一個反戰派事實上的大本營。在此後多次選舉中,民主黨競選人只能扭曲自己,在美國民衆面前既展現反戰立場,又不在國家安全上示弱。頗爲愚蠢滑稽的一幕來自麻薩諸塞州的自由派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邁克爾•杜卡基斯(Michael Dukakis),他在1988年競選活動中接受媒體拍照時,擺出了一副坦克指揮官的造型。但越戰的遺產也影響了鷹派共和黨人。甚至連隆納•雷根(Ronald Reagan)都回避直接的軍事幹預,除非能確保輕鬆獲勝——比如著名的1983年入侵格瑞那達戰爭。